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最新章节!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惊奇地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明初诸王分布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中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藩王的军事指挥权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诺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参考消息
别惹厨子
朱元璋封藩王时,老三朱?被封为晋王。朱在前往封地的路上,不知什么缘故,看朱元璋拨给他的御厨徐兴祖不顺眼,把徐鞭打了一顿。朱元璋知道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送去了一封信,口气极为严厉:“我率众平天下,从来不姑息属下。唯独这位厨师徐兴祖,跟了我二十三年,我连根小指头都没碰过。怨不在大,你小子要懂!”此次鞭打事件后,朱元璋一度对朱印象糟糕,导致后来朱遭官员弹劾,朱元璋想都没想就削了他的爵,后来还是在太子朱标的劝说下才给他恢复了爵位。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有福利保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种政策吸引过来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头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看到他都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示威。
该采取点措施了。
朱允炆是一个好人,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感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性命。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纪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亲情。
那年,他才十五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元璋,直到朱元璋离开这个世界。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参考消息
朱允的咏月诗
朱允从小脑袋就长得怪怪的,朱元璋曾经叹他是“半边月儿”,不得善终。一次,朱元璋让他以初月为题吟诗,朱允的诗是这样的:“谁将玉指甲,掐作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听了,半晌没吭声,觉得“影落江湖里”正是不祥之兆,但“蛟龙不敢吞”,倒也没有性命之害。据说因此而交给朱允一个铁匣子,里面放着剃刀僧服等,告诉他危难时可打开。
参考消息
黄龙白龙
传说晚年的朱元璋有天晚上做了这么一个梦:一条白龙和一条黄龙在宫前相遇而斗。最终黄龙胜,腾云而去,而白龙却因伤势过重,跌落在地。醒后上朝,发现燕王朱棣居然敢站在皇太孙朱允的左前方!按照明代的规制,左为尊位,朱棣虽说是皇叔,但到底还是臣子,怎么能站到皇太孙的左边呢?很显然是没把朱允放在眼里。朱元璋大怒,立刻将朱棣撵了出去。其实洪武二十五年立了皇太孙后,规定行过朝礼之后就可以行家人礼,朱棣此罚受得比较无辜。
叔叔的威胁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朱棣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不敬,大概类似今天学校门口的不良少年堵住学生抢劫。
朱允炆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正在这时,朱元璋老师过来了,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朱棣一顿,此时朱允炆的反应却十分耐人寻味。
他不但没有向朱元璋告状,反而帮朱棣说话,向朱元璋表示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没有追究。
你不得不佩服朱允炆的反应。这是皇室子孙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天赋,但在我看来,这种天赋似乎是一种悲哀。
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好儿子;可是在朱允炆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坏叔叔。这倒也不矛盾,就如我们前面所说,朱棣本来就有两张脸,一张是给父亲看的,一张是给侄子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那次历史上有名的对话。
朱元璋在解决了良弓和走狗的问题后,曾不无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
这是一个机会,有些话迟早要说,就趁现在这个机会说出来吧。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难道自己的儿子还不能相信吗?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要靠我还用得着问你老人家吗?这爷孙俩被这个问题弄得疲于应付,但问题还是不能不答的,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段经典的对话,就会发现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据史料记载,由于他的头形不好,朱元璋曾经十分不喜欢他,但朱元璋慢慢发现,这个孩子十分聪明,背书十分在行,便对他另眼相看,最后立为继承人。
这里也说明一下能力的问题。在我小时候,我邻居家有个小孩,才五岁就会帮家里打酱油,居然还会讨价还价,时人皆叹之,因为每次打酱油都能帮家里省一毛钱,被誉为奇才。十几年后,我偶然听人说起他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不过仍然去买酱油,唯一的区别是副食店的老板再也不肯跟他讨价还价了。
打酱油只是个比方,这里主要是说明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建文的班底
其实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抛给毫无经验的孙子,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群人,帮助他治理天下,其主要成员有三个人,他们也成为后来建文帝的主要班底。
建文的班底
第一个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带着几分神秘感,告诉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的朱允炆,自己已为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器。然后他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方孝孺。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炼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说来倒也滑稽,这位方孝孺就是在空印案中被错杀的方克勤之子,杀其父而用其子,不知这算不算是对方孝孺的一种压制。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却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知道原因,但当时的方孝孺是不知道原因的,他就这样等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领导的想法确实是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
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第二个人
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由于没有安装避雷针,被雷给劈了。如果是今天大概是要搞个安全宣传的,教育一下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完事。但在当年,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朱元璋认为是上天发怒了,便决定去祷庙祭祀,他大概是认为自己确实干了不少错事,所以这次祭祀他挑选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
参考消息
方孝孺代师写文
据说一次朱元璋设宴,酒喝得高兴,就命宋濂写上一篇以仙草为题的《灵芝甘露颂》,次日早朝呈上。但因为席中有武将,朱元璋频频赐酒,宋濂不胜酒力,喝得烂醉如泥。第二天从宿醉中醒来,猛然想到此稿,顿时酒意全无,大叫了一声:“我今天死定了(我今日要死也)!”幸亏宋濂的学生——方孝孺担心老师误事儿,早就帮忙写好了一篇。朱元璋看了文章,感觉与宋濂以往的风格不太一样。从宋濂口中知道实情后,给出了一句评语:“你这学生比你强啊!”
挑选条件是极为苛刻的,那就是在九年之内(含九年)没有犯任何过失的,这在洪武朝可真是难过登天了。那个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你就是没错,说不准老朱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这么看来,能符合要求者还真是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至少对老朱纯洁。
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齐德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并记在心中,祭祀完毕后,朱元璋亲自为齐德改名为泰,从此齐泰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代号。
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要知道,这次面试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作准备,说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儿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他也将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第三个人
这个人比较特殊,他从入朝为官时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此人就是黄子澄。
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1385),他一鸣惊人,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最高分获得会元的称号,后被选拔为东宫伴读。这是一个前途远大的工作,因为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可见其学问之深。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一直陪伴在旁,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他与朱允炆之间的感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参考消息
面试很重要
黄子澄天资聪颖,读书又异常刻苦,并四处虚心求教。这样一个勤奋的聪明人,是没有理由不成功的。果不其然,洪武十七年,黄子澄参加乡试,获得第二名的佳绩,第二年参加会试,又一举拿下了会元。据说当年他理应中状元,但殿试时,朱元璋问他哪年出生,他一时紧张,不敢回答元朝的至正年号,使得朱元璋大扣印象分,直接把他从第一名降到了第三名。快到手的状元,遂缩水成了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