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完美答卷!(两更合一)

偏方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首辅娇娘最新章节!

    林成业奋笔疾书起来。

    后排号房之中的冯林拿到题目后也不禁暗笑了两声。

    萧六郎给林成业补习,他也跟着旁听了些,林成业怕萧六郎,有时会把考卷拿去给自己过目一遍,自己觉得没问题他才呈到萧六郎的面前。

    一来二去的,《孝经》一书他也会背了。

    不是考场纪律严明,冯林都想哼小曲儿了。

    单从这一场考试来看,考官们出题的难度完全赶不上萧六郎的魔鬼难度。

    其余考生并不如他们三人这般淡定,他们委实没料到今年的考题会超纲,要了老命了!

    不过能挺进乡试的考生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都算过硬,尽管内心狂吼咆哮,面上却硬着头皮写了下去。

    今年的秋老虎厉害,昨日进来就很热,只是没今天这么热。

    考棚狭窄逼仄,且不通风,刚开考没一会儿考生们便热得满头大汗。

    有胆大的考生直接开始宽衣解带,虽说有损仪容,不过考场纪律一贯是只要不作弊,考官便不管你拉屎放屁。

    到正午时,太阳从高空直射而下,考棚的气温又高了不少,所有考生都感觉自己在被架在铁板上烤。

    终于,一个省城的考生中暑晕过去了。

    这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没吃过什么苦,不像寒门学子常下地干活,反而耐得住高温。

    监考官关注着他的动静,他最好能自己醒过来,否则一旦让人抬出考棚便再也无法返回考场。

    等了一会儿,那名考生始终没反应,监考官只得叫来侍卫把他抬出去看大夫。

    侍卫刚把人抬到贡院门口他就醒了,他哭着喊着要回去考试,奈何考场纪律不会为了任何人破例,哪怕是皇子都不行。

    所以科举对考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极高,不仅需要心理素质过硬,身体素质也必须够好才行,否则根本扛不住这么高强度的考试。

    这一小插曲对其余考生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天气确实越来越热,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考棚成了一个大火炉。

    起先还矜持不肯宽衣的考生这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没把裤衩脱掉都是对考场最后的尊重了!

    萧六郎也感觉到了炎热,若在以往,他怕是也早热晕过去了。然而这半年来顾娇每日拉着他做复检,一天也不落下,即便外出考试,也会交代冯林盯着他。

    他起先认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心底的阴影,他无法像个正常人那样站起来。

    直到眼下他才明白,她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的身体强健了太多。

    又过了半个时辰,考棚内的温度达到了顶点,又有两个考生热晕了。所有考生心烦气躁,脑子晕晕乎乎,已无法正常思考。

    萧六郎解下了外衣,还是不够,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手边的包袱上。

    他打开包袱,拿出顾娇让冯林带过来的小绿瓶,抹了几滴在太阳穴与额头上,顿时一股凉气从脑门儿传遍全身,他瞬间神清气爽、耳聪目明。

    所有的燥热都在这一刻降了下来,他沉下心,继续提笔做题。

    天气直到太阳落山才没那么炎热了,这一日考下来,考生们全都瘫了,也不知是让乡试考的还是让太阳烤的。

    萧六郎、冯林与林成业因为有顾娇给的神药,比其余考生轻松不少。

    白天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眼下下凉了,总算想起来要进食了。

    然而令考生们崩溃的是,天气太热,他们带进来的干粮已经全都馊掉了!

    考棚里升起了一股淡淡的馊味,监考官都忍不住捏住了鼻子。

    但很快,一阵酸酸甜甜的清冽果香飘了过来,是橘子!一剥皮能溅出满手橘子香味的油,新鲜得不得了!

    咕噜~

    有考生的肚子叫了。

    紧接着所有人都开始流口水,橘子太香了,酸酸又甜甜……

    萧六郎吃了一个橘子,又拿出一条肉干与一块饼子,饼子与肉干把水分烤干了,没坏,酱菜也没坏。

    他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

    肉香混着酱菜的酱香弥漫了整个考场,所有考生都崩溃了。

    白天那么难的考题、那么恶劣的天气已经够折磨人了,为什么还要在考场里吃这么香的东西?

    你们真是来考试的吗?

    有谁考试会带这么丰盛的吃的?

    若不是考场内禁止交头接耳,考生们都想大喊一句:“兄台,分我一口吃的,以后你上哪儿,我罩了!”

    祸不单行,如此炎热的天气,夜里怎么会少了蚊子?

    萧六郎三人涂上风油精,舒舒服服地睡了个整觉。打了一夜蚊子的考生们走出考场时,黑眼圈都快挂不住了。

    万幸是出考场这日省城下了一场大雨,天气总算转凉了。

    十一这一日,考生们再度进入考场。

    第二场考的是五经一道,是议论文,每一篇的字数要求并不高,不少于三百字即可。往年多以议论民生与仕途为主,譬如天下工商、水利农桑、六部职责划分等等。

    今年却一上来便是一道《论削藩之利弊》,直接把考生们给炸晕了。

    如此尖锐又敏感的题,究竟是哪个不怕死的考官出的?

    在昭国,每年乡试的考题是由内阁制定,然后交由皇帝审阅,皇帝首肯了才会装匣封腊送往各大省城。

    由朝廷统一发放的考题都是一致的,只是不排除某些人为或者意外的状况,譬如泄题、毁题等事故,因此朝廷往往都会准备八套题。

    考试时由正主考官当众随机抽题,抽到哪套是哪套,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所有省城都抽到同一套题的先例。

    而不巧,今年本省城的正主考官抽中了最难的一套题。

    这群考生中有像萧六郎这种初次乡试的,也有考了大半辈子头发都白了还在考的。

    但凡考过多次的都能看出今年的题不简单,不按套路来呀……

    历年的阅卷官都有自己的喜好,考生们在做题时都会尽可能去迎合考官的喜好,这也是为何每年都会有人花重金打听考官们的来历以及生平事迹。

    可问题是,削藩一事并不是普通的民生问题,它不能由考官的喜好去决定,这主要是看朝廷的态度。

    如果朝廷主张削藩,那么考官绝不可能给一篇反对削藩的考卷高分,不然考官岂不是在公然叫嚣朝廷、叫嚣皇帝?

    从朝廷招安林家一事,考生们大抵还是明白朝廷对藩王的态度的,至少近十年之内绝无可能削藩。

    保险起见,绝大多数考生都选择迎合朝廷的风向,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地讲述了削藩的弊端,并大力鼓吹朝廷如今的安抚政策。

    而在某一间考棚之中,萧六郎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下——削藩一事,势在必行!

    最后一场是十四号入场,十五日开考,考的是八股文。

    这是林成业最薄弱的一项,在童试时,他没有一次拿下过八股文的高分,几乎全是凭着帖经与杂文博了个秀才功名。

    然而这一回他看着考卷上的题目,莫名觉得没有平日里萧六郎给他的出的题刁钻。

    而且萧六郎教了他一些八股文的技巧,还让他背了几句对仗工整的马屁话,啥含义木有,却能让文章的整体格调看上去高端又大气!

    他行云流水地写了!

    总之就是水文嘛!

    六郎说了,不懂的时候就水文!千万别空着!

    林成业觉着自己这回水得很有水平(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水了啥),虽然不至于得高分,但应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不及格。

    三场考试结束,考生们生生考瘦了一圈,周管事一大早便在贡院外等着了。

    看着考生们一个个形容消瘦地出来,他担心死自家六公子了。

    很快,萧六郎三人出来了。

    无论有多人山人海,萧六郎总是能被人第一眼注意到的那个。

    周管事先看到他,随后看到了他身边的林成业。

    周管事正要喊一声“公子你瘦了”,然后话就哽在喉头了。

    呃……他家公子怎么好似还考胖了咧?

    其实林成业没胖,只是别的考生都瘦了,才显得他们三个胖了。

    周管事快步走上前,激动又着急地问道:“考得怎么样啊,公子?先前两场你不让我过来,我可憋坏了!能考上吗?考题难吗?我怎么觉得大家的脸色都不好呀!”

    林成业道:“回头,再说。”

    周管事看了看一旁的考生们,心知自己是激动过头了,这里哪儿是说话的地方儿?

    他笑着对萧六郎与冯林道:“终于考完了,这段日子辛苦二位了,我家老爷在府中设了宴,请二位赏脸,随我到府中一叙。”

    林家乃省城首富,冯林还挺想去见见世面,哪知萧六郎一口拒绝了:“不了,我们要回县城,林老爷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日后有缘再聚。”

    “啊……”

    “啊……”

    林成业与周管事同时怔住了。

    尤其林成业。

    尽管早料到考完萧六郎就得回去,可真正到了这一刻他心里怪不舍的。

    跟着萧六郎补习的这段日子真是人生中最凄惨的折磨,可进了考场才明白是他最宝贵的经历。

    “你、晚点、走。我送、你。”林成业一着急,把口吃的毛病暴露了。

    他脸色一变,眸子里闪过一丝慌张。

    萧六郎的面上却没有任何异样,看向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清冷:“不用了,离家这么久,你也该回去看看了。”

    冯林有些诧异,与萧六郎重逢这么久,头一次听到他说这么有人情味的话呢。

    仔细一想,他与一年前有了不小的变化呢。

    林成业最终也没能说服萧六郎去他家,他其实能感觉到他与萧六郎的师生关系是很不错的,萧六郎人冷,心却不冷,可他不明白萧六郎为何就是不愿到他家去。

    周管事笑道:“六公子,表小姐来了,她说你乡试辛苦了,要带你出去游玩几日呢!”

    林成业不喜欢那个花痴表姐!

    萧六郎与冯林回到客栈。

    上楼时,冯林问道:“我们要等成绩出来了再走吗?”

    成绩出来要半个月。

    萧六郎淡道:“不用,成绩会通报到县衙。”

    “也行。”冯林点点头,尽管他很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和萧六郎的成绩,但萧六郎这副归心似箭的样子,分明是想家了吧?

    想娇娘了。

    呵呵呵,臭小子。

    二人正往客房去,就听见大堂内传来考生们激动不已的声音。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京城要重开国子监了!”

    “真的吗?谁告诉你的?”

    “这还用告诉吗?皇榜都张贴出来了!就在府衙门口,不信你们自己去看!成绩优异的生员经过府衙的举荐,便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若是在乡试中一举拔得头筹,那不必举荐就能搬去国子监!”

    生员就是秀才,一般来说,小三元都能得到举荐的机会,若是没有小三元,得了案首也是有机会的。

    冯林拉了拉萧六郎的袖子:“六郎,你得了两个案首呢!”

    尽管院试因为某些缘故与案首失之交臂,可他依旧是优秀的廪生啊!

    冯林拍大腿道:“哎呀,早知道你当初就不该要那一千两银子,怎么也得重考一次!你要是考上小三元,就必定能去国子监了!”

    国子监是昭国最高学府,天下学子莫不以进国子监为荣。

    萧六郎的神色却很平静。

    他站在楼梯上,听着大堂中的考生们热议。

    “但是国子监不是陛下亲自下旨关闭的吗?因为当初烧死了少年祭酒。怎么突然又重开了?”

    “是庄太傅率领多名肱骨大臣跪在金銮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总算令陛下动容了。”

    “庄太傅真是昭国忠臣啊,当初陛下下令关闭国子监,但凡劝诫者都被陛下处罚了。”

    “庄太傅没被处罚吧?”

    这么为国为民的好官,考生们都不希望他惹祸上身。

    “怎么会?要是处罚了也就不会重开国子监了。”

    考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得热火朝天。

    萧六郎露出了狐疑且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很快没了听八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回了屋。

    林成业的东西已被周管事派人收拾走了,萧六郎只把自个儿的收拾了,客栈的食宿周管事已经结清了,不必二人再掏银子。

    夜里,冯林想去吃省城有名的小吃。

    “来这儿这么久,为了不把肚子吃坏,吃的全是小厨房做的菜,我憋坏了!”冯林委屈地说。

    陪萧六郎去府城考试时,冯林半路瞎吃闹了肚子,虽是有顾娇给的止泻药,可到底吓坏了。

    乡试非同小可,为避免重蹈覆辙,他们几个一直相当忌口。

    萧六郎正巧想给家里人买点东西,便答应了冯林。

    省城的街道又宽又长,四辆马车并驾齐驱都丝毫不会拥挤,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真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冯林看着小贩手中的彩灯,羡慕道:“省城真热闹,比咱们县城热闹多了,府城也没这么热闹。”

    萧六郎嗯了一声,算是给了他回应。

    冯林憧憬道:“你说,京城是啥样?省城都这么热闹了,京城会不会更热闹?京城的街道会不会比这更宽、更长?马车更多?铺子也更大?”

    “嗯。”萧六郎再次嗯了一声。

    冯林古怪道:“你嗯啥?弄得像是你去过似的!唉,我可真想去京城啊,做梦都想去,只要能去一次,这辈子都死而无憾了!”

    萧六郎淡淡地说道:“京城有什么好的?是非之地罢了。”

    冯林叹息着摇头:“你没追求,你不懂!”

    国子监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若说冯林从前是只有六分想去京城,如今则是十分,平生若能进国子监走一遭,便不枉他寒窗苦读十多年。

    不过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他的资质根本考不上,也不会被府衙举荐。

    省城的特产是麻糖与驴肉。

    冯林对糖不大感兴趣,驴肉倒是挺馋,二人来到一家老字号驴肉店,来了两碗驴肉汤、两个驴肉火烧,并一小碗红烧驴肉。

    俗话说得好,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驴肉只要做好了,那是能香一整条街的。

    冯林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红烧驴肉:“哇,真好吃!”

    萧六郎被顾娇的手艺惯刁了嘴,此时也觉得这顿驴肉不赖。

    吃过饭,二人叫来小二结账,却被告知已经有人给他们结过了。

    “谁呀?”冯林问,难道是林成业?不对呀,那小子不是回府了吗?这么快就溜出来了?还跟踪他们到了驴肉店?不和他们同桌吃饭,只暗地里买单?

    小二笑着道:“是一位姓刘的老爷。”

    萧六郎的脸色冷了下来。

    冯林看向萧六郎:“你认识?”

    萧六郎淡道:“不认识。”

    小二又笑道:“刘老爷说了,他在醉云楼设了小宴,款待萧公子与您的朋友,恳请萧公子赏脸。”

    “啊,我当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又一个想结识你的老爷。”萧六郎府试的八股文太优秀,这一路没少碰到想上前结交的人,冯林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位刘老爷也是其中一个。

    “你去吗?”冯林问。

    “不去。”萧六郎站起身,“走吧,回客栈。”

    “哦。”

    二人去客栈住了一晚,翌日打算去车行雇一辆好使的马车,刚到门口便看见一名小厮打扮的男子笑吟吟地等在外头:“请问是萧公子与冯公子吧?我家老爷备了车驾,送二位公子回县城。”

    “你家老爷是谁?”冯林问道。

    “我家老爷姓刘。”小厮答道。

    冯林嘀咕:“不会就是昨天那一位吧?”

    冯林朝扫了一眼对方的马车,好家伙,比林家的马车还奢华!这位刘老爷来头不小啊!

    “不坐。”萧六郎想也不想地拒绝了。

    冯林:“……”

    好叭!

    有才任性!

    二人雇了一辆最快的马车,花了比别的马车多一倍的银子,马不停蹄地朝县城的方向去了。

    林成业一大早便出了林家,他打算送萧六郎与冯林一程,结果却扑了个空。

    他叹气,这辈子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了?

    乡试结束,内帘官们开始阅卷。

    内帘官一共十二人,四人一组,一张考卷由四名内帘官共同批阅,意见出入不大的算总成绩便是,太有争议的将被呈到正主考官与副主考官面前,由二人再定夺一遍。

    第一场试三经与五言八韵诗,主考正确率与字迹,往年不是出现正确率高,但字迹不够好的,就是出现字迹优异但正确率不如另一名考生的。

    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竟然有考生上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一题不错不说,字还写得所有人都自愧不如。

    当之无愧的首场第一。

    “今年的《孝经》难倒了不少考生啊。”一名内帘官笑着感慨,“除了方才那个,我再也没看到第二个把《孝经》全写对的了,诶?等等。”

    他话音刚落,便发现了又一张十分优秀的答卷,虽不至于一字不错,可比起先前批阅的强了太多,尤其《孝经》,他全写对了!

    他对面的内帘官道:“好巧,我这边也有个把《孝经》全写对的。”

    二人相视一笑。

    今年的考生……意外让人惊喜啊。

    不过阅到第二场的试卷时,气氛就开始紧张了。

    藩王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他们或是曾盘踞一方的强龙,被朝廷招安赐予了藩王封号;或是有着皇室血脉的封地王爷。

    前者有兵权,后者有血脉,妥妥的心腹大患。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只是朝廷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却干掉这些藩王,因此朝中上下大部分官员都不主张削藩。

    宣平侯府一贯与庄太傅不和,然而在削藩一事上,两家的意见出奇地保持一致。

    没人知道,这次的考题其实是皇帝亲自出的。

    皇帝就是想听听民间的声音,想看看他治理下的昭国学子都有怎样的远见与心性,结果就是一大堆的彩虹屁!

    不过这堆彩虹屁中,有一个文采十分出色的,他虽不主张削藩,却并不是在迎合朝廷的风向,而是从整个昭国的时局切实利弊,分析了短期内削藩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安抚政策下如何从经济与农桑上获得双方共赢。

    这是一篇令所有内帘官都惊艳的文章。

    不出意外,第二场的第一就是它了!

    然而很快,一名考官发现了另一篇主张削藩的文章,用词那叫一个犀利啊,内帘官们看得脸都白了。

    这家伙怎么不直接上金銮殿去骂皇帝和文武百官得了?

    不过,骂是骂得凶,分析的道理却也是一点儿也叫人挑不出错。

    原本看那一篇时,还觉得双方合作共赢或为一条新的出路,可看了这篇主张削藩的文章,瞬间感觉那是在与虎谋皮!

    不削藩,昭国要完!

    “娘呃……”副主考官捏了把额头的冷汗,突然觉得昭国危机四伏了!

    昭国当真眼下就危机四伏了么?

    非也。

    只是几十年后就未必了,这名考生把几十年后的危机尽数容纳在了一篇小小的论道文里,让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不削藩所带来的后果与恐惧。

    此子的功力,可见一斑呐!

    从文学素养与笔力上看,是这名考生赢了,问题是,他们敢把这种“危言耸听”甚至大逆不道的文章评为第一吗?

    这若是捅到皇帝跟前,天子一怒,谁受得住?

    皇帝只是想看看考生们的心迹,并不是真的要听谁去骂他。

    内帘官们犹豫了。

    “先、先放一边吧。”正主考官说。

    这一放就放了许久,乃至于把第三场的八股文都改完了仍没敲定两篇文章谁该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