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打探倭国

钢城小草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盛唐金手指最新章节!

    甄乾心里虽然瞧不起倭人,尤其对他们前屈后恭的行为不耻,但就事论事而言,藤原刷雄手下的十几名武士的素质和忠心让甄乾惊叹,不论藤原刷雄下达什么样的命令,从来没看见那一个武士有半点怨言,好像不这样做反而不对似的。

    “藤原君手下这些武士也算是精锐了吧!”

    “那是自然!”说到手下的武士藤原刷雄一脸的傲气,“这些都是藤原家奴,从小选拔出来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对藤原家族绝对的忠诚,就是现在让他们马上去死也不会说半句怨言!”

    “这样的武士藤原家有多少?”

    甄乾知道倭国武士大多数都是一根筋,也不知道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有事没事就喜欢玩切腹自杀,临死前脸上还带着笑容,恐怖至极不说,还怡然自得,好像这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武士,都是一群没脑子的蠢货。

    藤原刷雄神情黯淡下来,“不瞒甄郎,这样的武士在藤原家族中不过三四百人,要是能有上千人,何至于藤原家族被人挤压的喘不来气!”

    甄乾能感觉到藤原家族在倭国的地位很高,但也正是高处不胜寒,刚刚经历了“藤原广嗣之乱”的动荡,藤原式家一支元气大伤,而南家和北家则非常幸运,几乎未受到波及,但为了躲避国内的注意视线藤原清河带领着遣唐使来唐朝,其中不乏有避祸的味道,藤原刷雄很少和甄乾当面谈起倭国的事情,很多事情甄乾都是根据后世的道听途说推测而来,毕竟自己对倭国的历史知之甚少。

    在旁敲侧问之下,甄乾还是知道了一些倭国现在的现状。

    倭国现在的京城在平城京(后世的奈良),后世称之为奈良时代,此期间历代天皇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社会经济得到大为发展,此时的奈良朝受到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倭国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此时的倭国社会俨然处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但此时对后世的积弊也在形成,班田制难以形成,天皇专职国家的经济发生动摇,中央集权体制因内讧逐渐削弱。

    如今倭国正处于孝谦女帝统治之下,本人具有藤原氏血统,拜为表兄藤原仲麻吕大纳言,兼紫微中台的长官:紫微令中卫大将,和左大臣橘诸兄、右大臣藤原丰成关系紧张,也正是这个原因藤原清河为了缓和矛盾出使大唐。

    最让藤原刷雄沾沾自喜的是新建立的平城京,模仿隋唐时代的京城长安,东西长约六公里,南北约四公里。大内与平城宫位于北侧中央,朱雀大路由北向南将京城分为两边,东侧被称为左京,西侧被称为右京,又有数条东西及南北向的大路将城内分为八十四坊,每坊十六坪,其中平城宫占四坊,寺院、东西市、陵墓又占十坊左右。建立时,由各地迁入的人口约二十万人之多,就如身在长安一样。

    这次遣唐使急着返回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了依赖“三宝之威灵”,祈求天下太平,国家富饶繁盛,圣武天皇修建东大寺和大佛。于天宝二年开始兴建,兴建东大寺和巨大铜佛像的过程中,花费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动用了举国的财力,又号召民众自愿出力支持。天宝十一年大佛殿建成,翌年四月,由朝廷主持举行盛大的大佛开眼供养法会,而遣唐使正好返回。

    这个时期儒学在倭国广泛传播,奉行“政在养民”的思想,把富国安民的基点,放在农村的安稳和农民们摆脱贫困上,“农者天下之本”的思想,始终成为统治者治政的首要大事。认为帝王应该崇尚俭约,则民心不乱,国可兴盛。

    对于各级官吏的选拔、政绩良劣都十分注意。官吏的录用考试模仿唐朝,也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等六科。生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大学寮是中央学校,国学是地方学校,它们既是培养官僚的教育机构,又是倭国儒学的传播体系,其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学经典。如大学寮设有明经道(儒学科),教科书有“九经”,即《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孝经》和《论语》,这些教科书必须使用规定的注释本。

    这一时期倭国和渤海国的来往密切,和新罗国交恶,同时渤海国和新罗国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为了牵制新罗国,渤海国又多次遣使赴日。

    倭国和新罗国之间的来往虽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矛盾和摩擦不断,倭国兵船几次入侵新罗国东部边境,经常在海上交战,新罗国派往倭国的遣倭使也均被大宰府被阻,间接的导致了遣唐使无法从北路渡海到唐朝。

    通过藤原刷雄不经意间的叙述,加上后世对倭国的了解,甄乾对倭国的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个时期倭国的皇权还没有完全旁落,但倭国的政治格局注定了日后的幕府当政,各个家族对朝政的影响深远,尤其是藤原氏一支独大,引起了很多家族的不满,动/乱分/裂的种子在这一时期已经种下,这让甄乾看到了机会。

    尤其是倭国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也为如后的家族矛盾埋下了伏笔。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五国,京畿之外的其他领土则仿唐制,共分七道。五畿七道制度自奈良时代开始实施,直到明治初期的废藩置县为止,但部分道名仍沿用至今。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五个令制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具体指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

    “七道”指京畿之外的倭国全土,因仿唐制,皆以“道”称之,共分七道: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南海道、西海道。

    七道被倭国境内的大家族控制,更小的家族控制着大大小小的“国”,倭国的道相当于唐代的州,国相当于唐代的县,和唐代县望乡绅影响州县不一样,倭国的道、国和周代的分封制差不多,名义上属于天皇管辖,但国内一旦不稳,立即就会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