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扬帆1980最新章节!
“建平,你这样做很见外,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周建平的这一举动,的确让老刘过意不去。
“嗨,想那么多干嘛,这就算我的一点心意,你快收起来。”说完,周建平站起身,“时间不早了,我该告辞了。刘总,那就再等两三天,等你开完会,上班以后,再去找你签字?”
“建平,你是不是非常着急?”
这话让周建平哭笑不得,还用问吗?我不着急跑你家来又是送礼,又是提前给你好处费,我他妈脑袋进水了?
“刘总,你看我单位的办事员一趟又一趟去附属公司找你,自然是很着急了。”
“这样吧,明天上午八点,我在公司办公室等着,让他们去找我。”
“那不得耽误你开会吗?”
“嗨,那么个安全生产会议,早去晚去,去与不去,都没啥大不了的,看你那么着急,我还是先把字给你签了。”
不要妄加揣摩,老刘这样的干部怎么会见钱眼开?但是,就这么几分钟的功夫,他的态度确实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也有些出乎周建平的预料。
“刘总,你是说让我这边的办事员明天上午八点去你办公室签字?”经过前面那么多曲折,周建平生怕自己听错了,他要再核实一遍。
“对,上午八点,我不能等的时间太长。”
“好,谢谢刘总。时间不早了,我得告辞。”
......
看见找一家担保单位如此不易,周建平在考虑这笔贷款时,他多长了个心眼,现在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不宽裕,土地过户后,接着要新建办公场所,在上报贷款申请时,他让财务人员把购买土地的资金、建办公室需要的资金和新增的部分流动资金一并考虑,好不容易求人担保一次,多少也是费一回事。
健生食品厂的贷款申请由城区办事处上报到联社,按流程转到了主管业务的副主任徐继明手里,他很认真地对申请报告从头到尾审核了一遍,贷款数额让徐继明吃了一惊,购买那么一块土地,需要这么多资金吗?作为业务副主任,徐继明有责任把问题弄清楚。他拨通了周建平办公室的电话,“建平,现在忙不忙?”
“哟,大哥,你有事儿?”
“有件事情我想跟你核实一下。”
“什么事?请讲。”
“健生食品厂的贷款申请报告已经到了我手头,我想知道,你们的贷款数额经过严格核算没有?”
“经过严格核算了,是我亲自跟财务人员商定的。”周建平不明白徐继明的意思。
“建平,你们购买那片土地,用得了这么多资金吗?”
“用不了。”周建平实话实说。
“既然用不了,你贷这么多资金干什么?”
“你打电话就为这个事呀?大哥,你是不知道,找个保人太难了!既然求了人家一回,对方也答应了,那就不如一次多贷点。”
“什么?多贷点,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块钱贷款都要付利息?既然买地用不了这么多资金,你贷这么多不等于造成浪费了吗?”徐继明善意提醒道。
周建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他就称不上精明,“呵呵,多谢大哥替我想的周到,不过多出的资金一点都不浪费。你知道,土地过户后,我马上就要建办公室,也需要一笔资金呀。”
“哦,看来这里面包括了新建办公室的资金?”
“不仅包括了建办公室的资金,现在流动资金稍显紧张,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是新增的流动资金。”
通过这件事,再次说明周建平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他考虑问题总是比一般人有所超前。想来也是,如果周建平是个只顾眼前的人,买地资金解决了,接下来新建办公室需要资金怎么办?不仅保人难找,而且又得向徐继明求助,那会给徐继明造成什么印象?
这笔贷款显然有些不合情理,要不徐继明也不会打电话核实。当然,毕竟是好朋友,周建平又在先前做了工作,知道这个情况后,徐继明肯定会如数批准这笔贷款,如果换做其他人,按照规章制度和把关要求,他会把贷款额度砍掉一半。
......
此前,车间一直是白天运转,机器设备的效能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一班制的运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副厂长胡国林问周建平该怎么办。
“这很简单,增加运转班次就是了。”周建平在附属公司生产一线干过一年多,那是一家大企业,他对生产管理非常熟悉。
“增加运转班次,你是说把现在的每天一班,改成每天两班或三班?”
“对,人下班,机器继续运转,下一个班接着干。增加一个班次,就增加一倍的产量。”
“是啊,用这种办法最多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将产量扩大三倍。可是周厂长,增加班次就得需要增加人手呀!”
“所有大企业都是三班制的生产管理方式,咱们现在等于浪费了三分之二的设备产能。人手嘛,还用老办法解决。”周建平道。
“厂长,现在一班运转,车间员工二百来人,如果增加一班,就得增加二百人,要是三班运转,将来厂里就得有六七百人呢。”
周建平意味深长地说:“国林,你认为六七百人的企业很大吗?”
“呵呵,厂长的意思----”
周建平止住胡国林,“咱们先别谈这个,根据销售形势,得抓紧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
“培训不是问题,只要你把人招进来,我立马开始培训。”
此后不久,分两批,周建平让他的叔伯二哥,也就是元坝村的村主任周建良,在村里又先后招了四百名员工。至此,已经有六百名村民在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厂上班。
元坝村第一批进入周建平厂里上班的村民,至今也有两年多了,这些年轻人在城里待的时间长了,很羡慕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看见城里的年轻人进进出出都骑着崭新漂亮的自行车,有人在背后怂恿周建文,让他去求他哥,请周厂长帮这些人买辆自行车。
周建文跟周建平这亲哥俩性格迥异,也许两人的素质差距较大,兄弟俩很少交流,面对这些同村工友们的请求,周建文非常为难。
这件事传到生产副厂长胡国林耳朵里,他觉得这没什么,在城里工作了两三年,想买辆自行车,员工们有这样的愿望并不奇怪,他决定向周建平反映员工们的想法。
听胡国林说完,周建平皱起了眉头,“国林,你知道自行车到目前为止还是紧俏商品,这件事不是太好办呀。”
“周厂长,我看你这些老乡很喜欢这玩意,你跟商业系统的人长期打交道,一定有不少朋友,你问问商业系统那些朋友,请他们给帮帮忙。”
周建平认为这完全是村里来的这些员工的虚荣心使然,不过转念一想,也好,真要帮他们买到了自行车,这些人回村里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
“好吧,我帮忙问问,你抽空统计一下,都有谁需要购买。”
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周建平想起了光明商场的杨经理,先打电话问问他,“杨经理,我是健生食品厂的周建平。”
“周厂长,你好!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哪敢指示呀!又有一段时间没跟你见面了,今天打电话向你请安。”
“不敢当,多谢了。说吧,你有什么事儿?”老杨道。
“有朋友想买自行车,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买自行车?我是食品部的,自行车属于五交化产品,不归我管呀!”
“这我知道,我是说你跟五交化部门的人熟不熟?”
“别管熟不熟,买俩自行车的情分还是有的。”
“杨经理,我可不是买一辆呀,要买就得买几十上百辆!”
老杨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你是生产食品的企业,买这么多自行车,你要干啥?”
“不是我要干啥,也不是我想买自行车,是厂里的职工想买。”
“这种事你还管呀?谁想买自行车就让他自己买去吧。”
“杨经理你有所不知,我厂里的员工,很多都来自我老家那个村子,这些人从前没见过世面,在城里待的时间长了,很羡慕有自行车的人,他们也想买一辆,但这种紧俏商品,他们不可能买到呀!”
“周厂长,你替职工们想的真仔细,不过你买的太多,我们商场五交化部的自行车全算上也不到二十辆,除非是市五交化公司,否则哪家商场也不可能一次买到这么多辆自行车。”
“市五交化公司?我从来也没跟这个单位打过交道,杨经理,你在五交化公司有熟人吗?”
“周厂长,我跟你一样,咱们做食品的根本不跟五交化部门打交道,而且,你需要的数量太大,即使在五交化公司有熟人,如果不在关键岗位,也很难办到。”
跟老杨的通话虽然没能解决任何问题,起码知道了市五交化公司可以办这件事。
下午稍有闲暇,周建平拨通了马兴伟办公室的电话。
“建平,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想起来打电话?”
“没事儿,想跟你聊几句,在市五交化公司,你有没有认识的熟人?”
“市五交化公司?你跟他们还有业务关系吗?”
“没有业务关系,我想买自行车。”
“你怎么突然想起要买自行车?买自行车也用不着找他们呀,去稍微大一点的商场就行。”马兴伟道。
“不是我,是我厂里那些家在农村的职工想买,而且要买上百辆!”
“为啥想起来买这么多自行车?”
“这些员工来自偏僻农村,以前没见过世面,看见城里人骑自行车很羡慕,现在手里有了些钱,就有人想买辆自己骑,不过大多数都是给老家买。一帮村里的兄弟爷们,他们跟我提出这么点请求,我便帮他们问问。”
“原来是这个意思!那我告诉你,徐继明他媳妇,也就是我大姨子叶学梅,就是市五交化公司的会计,你找她准没问题。”
“是吗?这么巧啊,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