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香江纵横之1982最新章节!
车辆,呼啸而过。
坐在“劳斯莱斯”的车上,一身休闲装的莫轩一边用手撑着偏转了一定角度的脑袋,一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询问着一旁的少女。
那表情,显得非常悠闲,随意。
“嗯。”
迎着男人的目光,栢安妮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同时一边点着自己的小脑袋。
大学生活,是她所憧憬。
原本,家境优渥的栢安妮,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便是高中里面的优等生,甚至在半年前,已经提前被英国的牛津大学所录取了。
只不过,当时的她,刚好被杜琪锋,在大街上,海选电影《开心鬼放暑假》的女主角时,一眼给相中了。
然后,栢安妮的性子,不受约束。
就这么,怀着当时对于表演的兴趣,怀着对香江的娱乐圈的好奇,栢安妮进入了《开心鬼放暑假》的剧组了。
牛津大学,暂时也放弃了入学了。
不过,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栢安妮本人,以后就不打算读大学,或者是如何了,只不过当时的她,较为的看中被选中当女主角的机会。
这不,现在,她就“再一次”要读大学了。
“哦?那你说说,你想要读什么?”
一听见一旁的栢安妮如此斩钉截铁的点了点头,莫轩的眼神中,迸发出了几分的好奇,诧异。
大学,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词汇。
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有一句俗语,或许真实的反应了莫轩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大学背景:
“大学生遍地走,高中生不如狗。”
虽然残酷,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依旧是一个赤果果的现实,摆在一个又一个,憧憬着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家庭的命运的莘莘学子。
当经过了迅速的扩张之后,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的地位,那真的是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相当的尴尬了。
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华夏,大学生,是一个“尊贵”的名词,如果在乡村,甚至是城市,哪一家,哪一户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甚至专科,这都是要十里八乡敲锣打鼓庆祝的。
的确,当时的大学生,的确是天子骄子,值得庆祝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八九十年代,哪一个出了一个大学生,那么它的整个家庭,在几年之后,一定会得到一场巨大的蜕变。
至少,让家里的环境大大的好转,这一点完全不成问题。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华夏的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现象愈演愈烈。
许多在校大学生抱怨在学校根本学不到什么实用技术和能力,就业后的收入有时还不如一个农民工。
而在父母看来,含辛茹苦、紧衣缩食供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却并没有如愿出人头地,无力反哺家庭,培养孩子读大学根本就是一场失败的投资。
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拼爹、拼裙带关系等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他们就业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门槛。
既然兜兜转转也难以顺利找到突破生存环境的通道,又何必苦读多年、参加高考,去读“无用又无望”的大学?
慢慢的,“读书无用”论,盛行一时。
尤其,这种现象首先从农村出现。
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
一是高考的公平性不如以前;
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
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的“拼爹”现象随处可见,考大学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高。
要不然,“奋斗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调调怎么能引起万千屌丝的共鸣?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说明了二十一世纪许多大学生的窘迫。
一方面——
家里的父母,家里的亲戚,都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了。
这个,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的许多人都不曾达到的成就,那么如此一来,考上了大学了,以后的生活也就有了保证了。
再如何,也要比他们这些人,要强得多吧。
君不见,就连那些什么高中老师,初中老师,都在对着学生经常的说道:
“你们以后啊,一定要比我们强!!!!”
这个,或许是他们的观念,是他们“善意”的谎言,来给他们的学生们,“许下”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是。。。。。。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当五年,十年,他们手底下的那批学生,都毕业了,都走上社会了,到时候经历了社会的残酷,现实的无奈。
千回百转,当他们发现,自己“堂堂”的一个大学生,竟然,竟然沦落至此。
不要说实现“他们以前的老师”的期望,比他们要强得多了,找份工作,也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老师,都轮不到一般的大学生了。
一旦如此了,那么这些“天子骄子”们,他们又有什么面目,去面对以前的老师,去如何,回应他们的老师多年前许下的善意谎言呢????
这个,貌似真的很难做到了。
那么如此以来,这就形成了剧烈的反差了——
家长们,都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在读完了大学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个比他们要好的人生。
可是,结果呢,大学读完了,然后,也就完了。
他们的孩子比他们强?不一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还不如靠着一技之长,甚至是基本谋生手段的,养活一家人的父母。
不然,也不会有啃老族,这个新兴名词的诞生了。
诸多莘莘学子尤其贫困的农村子弟之所以放弃读书这条向上攀跃的路径,极重要的原因。
就是普通人在现实中很难看到靠个人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多人因此才会选择放弃读书。
站在这个角度,读书究竟还有没有用????
能否让更多普通人凭此寻到良好出路,改善自己的社会生存环境,如此犀利的问题。
其实不仅拷问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同时也在拷问公平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