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户口

水镜凌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最新章节!

    (原创需要爱护,请支持正版,本文连载于晋、江、文、学、城)

    迁转户口首先得有户口本,邱向阳的户口是落在邱家的,所以她得先去找邱家人要户口本。

    以前邱向阳入读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办理身份证,这四件事都是需要用到户口本的,而这四次借出户口本,都是郑阿姨向邱家爷爷奶奶求了好多次才借出来的,可见邱家爷爷奶奶是何等的无情冷酷。

    而在今年过年时,邱向阳把她的生父邱家兴给告上了法庭,不仅让邱家颜面扫地,还让邱家兴出了三万五的抚养费,这事对邱家爷爷奶奶来说,简直就是深仇大恨,邱向阳想要借户口本,自然难如登天。

    邱向阳早就做好了借户口本时会被刁难的准备,而邱家爷爷奶奶也不负众望,一开口就提出了要她拿出七万块“买”户口的要求。

    七万块,等于是让邱向阳把她打官司要来的抚养费全部还回去,而且还是双倍的还回去。

    第一次联系,双方谈得不欢而散,邱向阳回去后把谈判的结果告诉了郑阿姨和陈老师,也把她们气的不轻。

    这事他们做的实在太过份了,邱向阳再怎么说也是他们的亲孙女,血浓于水,他们怎么能这么刁难她呢!

    而且这七万块是邱向阳大学四年的学费啊,他们怎么能抢她的学费啊!

    郑阿姨和陈老师气的胸口闷疼。

    不过气归气,郑阿姨和陈老师还是想方设法的为邱向阳解决问题。

    郑阿姨这些年为了替邱向阳借户口本的事,没少找邱家爷爷奶奶,也没少受他们的气,郑阿姨都有些习惯了,也有了一些小心得,她在气过之后,主动请缨,要替邱向阳去向邱家说和。

    陈老师也舍了教师的清高,和郑阿姨一起去。

    在和邱家爷爷奶奶磨了两天后,他们终于松口了,放话说可以不要七万块这么多,但三万五还是要的,少一分都不行。

    也就是说,他们非得让邱向阳把邱家兴之前付出的抚养费一分不少的还回来,这就是他们的底线,没的谈。

    邱向阳气的不行,听完陈老师的电话后,当即就给林律师打去了电话,她要再打一次官司,要回她的户口。

    林律师在听完了邱向阳的叙述后,给她提了一个建议。

    先去找街道,让街道出面去做邱家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邱家爷爷奶奶肯定不会愿意的,然后第一次不成功后再去找记者,记者这方面可以由林律师来安排,让记者跟着街道工作人员去做第二次的思想工作,参与整个说和过程,然后让记者把整个事件报道出来,为邱向阳争取舆论同情。

    等到报道出来后,邱向阳再去找派出所,让派出所协调解决,因为说到底,户籍工作是归派出所管的,只能指望派出所给解决。

    到时候派出所就会派出民警来做协调工作,实在协调不了,邱向阳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单独户口本,也就是只有首页和本人内页的户口本,这样有了户口本,就可以再办理户口迁转手续了。

    过程虽然复杂了一点,但这是最合法的过程了,比走后门要保险的多。

    邱向阳听完后,马上就按照林律师说的去做了。

    也幸好邱向阳的成绩好,录取工作也顺利,现在的时间还充足,如果她的成绩不好,落到了第二档或第三档,等到录取工作结束,再等到收到入学通知书,到时候再为户口迁转的事而折腾,只怕时间上根本赶不及开学,只能放弃迁转。

    一切都是看时机啊。

    找街道,找记者,出报道,找派出所,接下来的日子里邱向阳都要为迁户口这件事而奔走忙碌,桂哥那边的仪态训练只能大大缩短时间了。

    邱家又闹纠纷了,还是家庭矛盾,还是邱家那个孙女,在抚养费官司之后,这两方又要掐起来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个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清山县县城,小城人民的八卦生活又有新主题了。

    邱向阳再一次躲了起来,不同于上次躲到a市,这次她就只是宅在陈老师家,除非必要,她轻易不出门。

    为什么不出门?

    因为一出门就有人围过来问她有什么感想啊?是不是很委屈啊,现在又是什么心情?

    她能有什么感想?当然是觉得闹心烦心了!

    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完结早点脱身,早点摆脱邱家这个烂泥潭。

    但是这话不适合对外人说,要是说的话,人家只会觉得你没有亲情,还冷血,“毕竟他们给了你生命”。

    所以邱向阳只能摆出一副委屈的、可怜的样子,然后边述说委屈边哭给人家看,说实话,这么演真的很累的。

    不只邱向阳这个当事人累,街道大妈也累,这种家庭纠纷要怎么协调?

    邱家的事跟一般的纠纷不一样,这是长达十几年的矛盾!还是打过官司走不了亲情路线的纠纷!

    如果是才吵了几个月,或吵了一两年的纠纷,还好协调一点,但是这种年深日久的矛盾,怎么协调?

    街道大妈硬着头皮跑了一次,果然说不通,正想放弃,转而劝邱向阳后退一步,给个一万块“买”户口了事,结果来了一个记者,还是电视台的记者,街道大妈只能熄了心思,继续硬着头皮攻克邱家这个堡垒。

    记者参与了第二次的协调工作,搜集了各种素材,然后把事情报道了出来,还与半年前的抚养费官司做了一个新闻链接。

    好么,这一链接,简直就是苦情剧上下集嘛,邱向阳马上就成了本地新闻的大热门,不仅电视台报道了,纸媒和网媒也报道了。

    “找街道,找记者,出报道”的流程走完了,接下来就是“找派出所”这最后一项了。

    邱向阳找上了派出所,请派出所帮忙解决。

    (原创需要爱护,请支持正版,本文连载于晋、江、文、学、城)

    派出所也头疼了,这种家庭纠纷最麻烦了,协调难不说,还极容易招惹埋怨,每一方都觉得派出所偏心另一方,肯定收了对方的黑钱,遇到性格偏激的,说不得还要上访投诉。

    但是吧,这事还真的归派出所管,户籍管理是派出所的本职工作之一啊,不能不管,派出所想说不归他们管都不行。

    派出所只能硬着头皮协调两方,当然了,派出所不会和街道大妈一样,想让邱向阳出钱买户口,这是违法的事,怎么能干?连说都不能说。

    派出所只能使出老办法,耗,慢慢耗,每天把双方都叫来,就坐在协调室里坐两个小时,冷静冷静,好好考虑。

    在耗了一天后,第二天邱向阳就果断找了负责协调的民警,问能不能申请单独户口本。

    “当然能申请了,只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就可以。”

    “好,那我就去办。”邱向阳一口应下。

    民警大喜,没想到邱向阳这么干脆,让他省事不少。

    因为申请单独户口本要准备很多材料,要证明家庭成员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材料收集起来自然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很多当事人不愿意去跑去办,都想让派出所通融通融,肯主动去办的很少。

    民警还以为这次也一样,要耗到邱向阳没耐性了,主动放弃迁转了,没想到她竟然愿意去跑去办,这对派出所来说当然是省事了。

    邱向阳马上照着民警所说的内容,去准备相关资料,找街道打家庭矛盾的证明,同时让林律师准备之前抚养费官司的档案的复印件。

    不得不说邱向阳之前打抚养费官司是走了一步好棋,这个官司最能证明“家庭成员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档案一调出,里面厚厚的各种材料各种证明,几乎把派出所需要的材料都给备齐了。

    花钱请律师搜集齐全的材料,当然比自己去搜集材料,要更多、更有逻辑线了。

    邱向阳这笔律师费花的很值得啊。

    资料齐全了,派出所很快就把邱向阳的申请给批下来了,不仅给邱向阳办了单独户口本,还顺便给她办了户口迁转手续,到时候邱向阳去f大报道,只要拿着迁转单子,就可以把户口落在学校了。

    邱向阳总算摆脱了邱家,把户口迁出来了,一件人生大事,终于办成了。

    心底的大石头移开了,邱向阳的心情大发光明,就连学仪态时都会忍不住笑一笑,实在是太开心了。

    因着心情超好,邱向阳今天学习的进度比之前那段日子快多了,之前她被事情烦着,学仪态时总是有些心浮气躁,虽然她努力忍着,但难免有所影响。

    学的快,自然也休息的早,当桂哥过来看她时,她已经在享受宫女们的按摩了。

    为了要养出一身仙气,桂哥可不只是单单给邱向阳找了教养嬷嬷来练仪态,他还让宫女们准备了很多好材料,每日里都给邱向阳滋养头发和手足,确保她无一处不美不好。

    “咦,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是遇着什么好事了吗?”桂哥一眼就看出了邱向阳的心情好,笑问道。

    邱向阳点点头,轻轻摆手让宫女们退下,她坐起身:“是啊,是大好事,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的事终于办成了。”

    “哦,户籍转了?”桂哥也为邱向阳高兴,“是该高兴,要不今天我为你庆贺庆贺吧?”

    邱向阳和桂哥说过她上学转户籍的事,只是没提她与邱家的纠纷,怕桂哥觉得她不孝,所以只说手续比较繁琐复杂。

    桂哥也理解,在大燕,学子的学籍调动也是非常繁琐的,生怕有错,时间会拖的更久。

    “先押后,等我去了学校就彻底自由了,到时候我就有大把时光来享受你的贺宴了。”邱向阳不想急匆匆的赶来赶去,反正不差这点时间。

    “可以。”桂哥也不急在这一时,转而问她,“既然户籍已经办好了,你什么时候去学校?东西是不是都准备好了?”

    邱向阳算了算时间:“还有七天。对了,桂哥,我去学校后,差不多会有十天的时间没空过来,估计只能和你隔着窗户说说话。”

    通知书上面写了军训时间是十天,这十天肯定会比较累,邱向阳应该没什么精力再学仪态,而且邱向阳也不敢在宿舍里直接穿越,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军训后有空了,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后,再穿来找桂哥。

    “十天?”桂哥微微皱眉,“你有什么事要忙吗?”

    “军训。”邱向阳给桂哥解说了一下军训的意思以及内容。

    桂哥听后若有所思:“这个军训,倒是有些意思。”

    (原创需要爱护,请支持正版,本文连载于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