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
许秋回到寝室,发现任斌没在,陶焱坐在桌子前,正操作着电脑。
平常这个时间点,都是任斌在玩电脑,陶焱在外面浪,今天却反过来了。
“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陶焱抬头瞅了一眼许秋,打趣道:
“看你们在材一那样子,我还以为你今天要夜不归宿呢。”
“你想多了,我们就只是去吃了个晚饭,”许秋解释道:
“海强面馆,你有去过吗。”
“去过几次,味道还不错。”说完,陶焱还在上下打量许秋。
“任斌今天怎么不在寝室待着,他去哪儿了?”许秋转移话题。
“他呀,被他基友拉去打八十分了。”陶焱道:
“他们三缺一,本来我想去的,但我师兄刚刚给我打电话,临时加了任务,就没去成。”
“这样啊。”许秋看了看陶焱的电脑屏幕,WORD文档,页眉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说道:
“你还在弄基金项目吗?”
“对啊,下午本来写好了,发给师兄看,他又发现了几个问题,让我补充修改。”陶焱抱怨道:
“提交的截止时间应该是月底,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急着要。”
“这种基金项目的事情,不应该是组里的老师,或者师兄师姐负责吗,怎么会交给你呢?”许秋问道。
“他给了我一堆中英文的资料,就是组内一年来的工作,然后让我翻译翻译,整理一下,所以也没太多的技术含量。”陶焱自我安慰道:
“新人刚加入课题组不就是干着打杂的活嘛,再熬一熬,过一年我也混熟了,再有新人加入,应该就好多了,你们组的情况应该也类似吧。”
许秋心想,我现在好像已经不算新人了吧,而且还有学妹帮我做实验,不过嘴上却说道:
“嗯,我也差不多。”
听到这句话,陶焱皱着的眉头舒展了许多。
果然,他不是特例,大家都是新人,都要从打杂做起啊。
……
周六。
许秋闲的无聊,翻阅了一下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这是他通过保研夏令营,拟录取后,系里统一发放的。
按照上面写的,现在的奖学金政策,直博生上来的第一年,就要直接和博士生群体同台竞技,竞争国家奖学金。
擂台上,除了直博生外,还包括博二、博三的老油条,以及刚硕博连读转为博一的老油条。
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博三的老油条是竞争国奖的主力军。
评奖的主要权重是文章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过去一年内的已发表/收录文章的数量。
具体评分细则每年都不同,总之一区一作的分数最高,二作、三作也有分,只是分数略低。
统计周期是前一年的十月份到当年的十月份,文章有效期一年,过期作废。
达到一定文章门槛的学生,会被邀请参加国奖答辩,一般是国奖名额的1-3倍。
再根据国奖答辩的情况,系里经过讨论,择优选择发放国奖。
里面有没有黑幕,许秋不清楚。
他只听学姐说,很多博三学生会故意压着文章不发表。
等到最后一年全部发表出来,然后攒一大波文章,冲击国奖。
这种操作属于正常操作,学校也不会管,毕竟什么时候发文章是研究者的个人意愿。
但学校会考虑硕博连读的学生。
他们刚从硕士三年级转为博士一年级,手里一般有文章,本来在和硕士竞争,现在突然竞争对手变为博士了。
因此,学校允许他们把当年的文章留下来,不参评本轮奖学金,文章有效期延长为两年,也就是说在博二的时候还可以用。
吴菲菲就是今年硕博连读的,她只有一篇EES和一篇CM,如果是在硕士群体中评奖,这成果,拿个国奖没什么问题。
奈何她的对手是同期的博士生。
她最终决定把文章攒起来,等来年再发一篇一区或是两篇二区,差不多能冲个国奖。
最后,她拿了个校内一等奖,也有八千元,算是抵消掉了学费。
至于直博生,学校压根没考虑到本科生能在本科期间发文章的特例,也没有考虑过他们能和博士生掰手腕。
所以,文章有效期没有另做规定,那就是默认的一年,过期无效。
而且,直博生一年级没有学业奖学金,也没有冠名奖学金,只有新生奖学金和国奖两种。
新生奖学金的评定,将学生分为四类,I类是本校本系保研生,II类是本校外系保研至材料系的学生,III类是外校保研生,IV类是考研生。
从I类到IV类,依次降序排列,同类中绩点/成绩高的排在前面,然后评定一、二、三等奖,只看成绩,不考虑文章。
也就是说,如果许秋不能入学就争取到国奖,他大四期间发的文章,就不能再用于参评,相当于白白浪费掉了。
这种情况,就只能拿新生奖学金,他属于I类,而且绩点高,肯定是一奖。
但一奖也只有八千块,和冠名的一万到二万、国奖的三万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许秋暗自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入学拿国奖!
……
周日下午。
陈婉清带着她的文章找魏老师修改。
许秋本来没打算去旁观,但最后,还是被魏老师叫了过去。
看来,魏老师改学姐的文章也觉得头疼,需要拉个帮手过来。
好在,当初学姐一篇文章,修改几十个版本的时代已经过去。
那时候版本过多,主要原因还是魏老师对格式的要求很严格,而学姐刚开始对文章格式不是很熟悉,经常有错漏。
改几个缩写,改几处加粗斜体,改几张图片尺寸,都会新生成一个新的版本。
现在,学姐出现低级错误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
再加上许秋已经提前帮改过两遍,最终,三人忙活了一下午,只改了14个版本,便搞定收工,顺利投出。
许秋也不得不感叹魏老师的火眼金睛。
像段落是几倍行距,上下是否有额外的段前段后这些,他都能一眼看出。
也许是他写文多年,一直按照固定格式,严格要求自己,练就出来的吧。
再次喜提一篇二作,离国奖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