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圣迹仙踪最新章节!
话说老子柱拐杖骑上青牛,待老鼠蹦上牛头,横起拐杖,乘大雾缓缓飞起。那大雾竟在瞬间随老子聚拢,在众生肖惊愕的欢呼雀跃声中,跨越鸟鼠关山。接续飞行片刻,便进入狄道(临洮)境内,在一处名为马家窑的慌丘缓缓下落。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古“丝绸之路”要道,陇上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彩陶之乡”之称,其中马家窑则是这彩陶之乡的奇葩。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顶峰,是中国原始艺术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马家窑是古时先民烧制彩陶、瓷器遗址,也是华夏文明之源。它位于狄道洮河西岸,坐落于名为麻峪沟川口的一座小山丘上,先于老子所降世年代至少两千年,其规模可与大地湾彩陶窑址可媲。老子之所以选此地与众中生肖会聚,因此地较有名声。老子为周武王守藏室史官时,不仅作典籍收藏管理,还收藏管理古物。这日,有人献来一精美双耳彩陶罐。其构思奇特,造型别致,文饰美观,线条流畅。询问献宝人:“彩陶罐出自何处?”来人告知:“出自彩陶之乡狄道马家窑。老子当时不禁对此地肃然起敬,很想有朝一日前往一观。此次西行,得跃鸟鼠关山,终于如愿以偿。
老子骑青牛载老鼠,等登上褐黄色的小山丘,顿觉满目苍凉,所看到窑场以是残垣断壁。遍地散落着颜料,研磨颜料石板、调色陶碟器具等。那残窑的灰层中,还散落着彩陶的碎片、兽骨、石斧等,更佐证古时所创造的文明。老子从青牛背上胯下,柱拐杖四处找寻,在半埋的黄土中,拾起一块红陶残片,爱不释手。仔细观看残片上黑的图案,依然清明畅,不禁惊叹道:“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青牛见老鼠疑惑不解,就试探说道:“师傅是触景生情,是说,如果我们内心如同明镜,对照擦一擦,还能看到此物的尘埃、瑕疵吗?”老子道:“也可如此释之。”
老鼠还想再问,只见从鸟鼠关山飘来一朵白云,云上雄鸡翔展双翅,金猴握其双脚,一同驾云而来,飘然落地。紧接着,狂风大作,老虎背载玉兔,玉兔跳上虎背,随风呼啸而来,落地有声。随后又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乌龙带青蛇,天马带青羊,携雷雨闪电而来,落地雨住雷停。众生肖向鸟鼠关山张望,不见黄狗和胖猪踪影,便同时转身眼望老子。老子微笑道:“且看彩虹!”众生肖回身望去,果然有一道彩虹跨鸟鼠关山架起,只见黄狗和胖猪,已兴高采烈走上彩虹拱顶,神仙般优哉游哉,跨越过鸟鼠关山而来,待接近马家窑,两位生肖顽童一般,滑落着地。
众生肖一片欢呼。青牛摇晃牛头,灰鼠在牛角间打转。金虎仰天长啸,玉兔在虎背作揖。乌龙与青蛇翩翩起舞,红马与白羊相对嘶鸣。毛猴与雄鸡欢跳歌唱,黄狗与胖猪顺势倒地打滚。六对生肖欢愉的好不热闹,一直到精疲力竭,伏卧在地喘息。
老子待众生肖安静下来,问道:“借势感觉如何?尔等一一道来。”
灰鼠说:“飘飘欲仙。”青牛道:“可感而不可言。”金虎说:“无词可述说其奥妙。”玉兔道:“玄之又玄。”乌龙说:“妙之又妙。”青蛇说:“无以言状。”红马道:“眇门顿开。”白羊说:“微妙玄通,”毛猴道“似有似无。”雄鸡说:“不知我为何物。”黄狗道:“天路妙妙。”胖猪说:“优哉游哉”。
老子听众生肖言罢,捋须笑曰:“尔等对道终有所感悟。”
众生肖又要欢呼雀跃,老子摆手示意安静道:“尔等所知不过皮毛,切莫骄傲。”众生肖均恭敬低首道:“多谢师父教化提醒。”
正说着,今后突然一指正在渐渐退去的彩虹叫道:“你们看,那彩虹还有影子晃动。”众生肖都惊叫道:“是花猫、大象和狐狸!”
老子眯起双眼看去,果真是花猫、大象和狐狸!飘然落地后,便随彩虹消失。就微笑对众生肖道:“也难为他们一路跟来,此乃天意,莫要计较。你等再仔细查看搜寻这马家窑遗迹,各自选一件有道古物,放置我拐杖旁。但按生肖排序拿来,后来者所选之物,不得与先来者相同,若有相同,另选一件,并罚其今夜站岗放哨。”言罢,将拐杖搁置一边,盘腿端坐于地,低首闭目不语。
于是众生肖忙碌起来:灰鼠即刻打洞,叼来一粒涂染红色颜料石子;青牛顶开一处断墙墙,用双角挑来彩陶大罐;金虎在黄土中一通抓挠,叼来一个调色陶碟;玉兔在黄土中拨来拨去,竟叼来一枚骨制戒指;乌龙在飞腾一圈,用龙爪扒出一颗五彩含来陶珠,用口含来;蟒蛇在左右收寻中,衔来一块玉佩;红马用前蹄拨出研磨颜料石杵叼来;青羊在黄土中一阵踢蹬,叼出一个石刀;毛猴即刻抗来一柄石斧;雄鸡一阵后刨,找到一枚骨针衔来;黄狗轻松叼来一块兽骨;只有胖猪一顿前拱,发现一个人头盖骨叼来。
老子微睁双眼道:“尔等所寻之物,其中均含有道。千年之必成难得文物。距此不远处,有一塌陷古墓,现将尔等所寻之物都放放置墓穴,由后人发掘为好。”
于是,老子带从生肖来古墓前,将所寻之物放置进去,掘土掩埋。
玉兔问老子道:“师傅,马家窑文物如此众多,人们为何弃之而去?”众生肖也七嘴八舌道:“也是,此地如何便成为废墟?”
老子道:“大凡文明消亡原因无非有以下原因:其一天灾。远古时期至今,从洪水猛兽起始,延续提出五种灾情,水、旱、风雾雹霜、疠、虫等为天灾。大地湾消亡,应属于天灾之疠。其人祸。人祸又有外族入侵与腐败之分。如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散布着许多文化远较商人落后游牧民族,不时寇略商朝或其诸侯的领域,商朝后期的最大外敌是西北的鬼方。然商最终消亡在腐败。商纣王荒淫无道,远贤臣,亲小人,不理朝政,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民心丢失,内忧外患,才有武王武王伐纣。国之消亡,因天灾人祸。域之消亡,也莫过如此。这马家窑之消亡,应属天灾之列,系洪水所致。”
老子讲到此处,见众生肖将器物放回原处,话题一转问道:“谁可说出我等进入狄道之目的?”众生肖多有摇头。老鼠说:“此地圣迹、古迹甚多,可尽心游览。”毛猴也符合道:“鼠兄言之有理,但未必是师傅意愿。还是听师傅道来吧。”老子言道:“灰鼠所言只是其一。这狄道现属秦地,是我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发祥地,有苍颉墓、伏羲庙、周公庙、首阳山、鸟鼠同穴、大禹导弱水至流沙等众多“圣迹”。且狄道乃是我李氏族源,上可追溯至伏羲氏,是寻祖问道的好去处。其二,周成王执政时,我曾被派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当时到处讲学。已知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比之晋、齐、楚诸大国,社会安定,长期无战争,爱人治国,劝励农耕;往来民众,豪爽热情,甚易相处。其三,狄道地处洮河下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农牧业在这里汇聚融合,没有战乱,民风纯朴,是道法自然的理想隐居地。我在看到周王朝日渐衰弱颓败之初,便已决意西出于秦,首选狄道。”说着,老子拄拐杖站起,吩咐道:“从即日起,尔等按六道配对而行。”毛猴问道:“先去狄道何处?”老子手指西南,“时才跃鸟鼠关山,我发现此洮河北端有一小村,为桃花遮掩,那里想必是世外桃源,就先去那里。”
于是,老子骑青牛载老鼠,金虎载玉兔,乌龙腿爪盘蟒蛇,红马与白羊并列,毛猴肩立雄鸡,黄狗与胖猪在后跟随,沿洮河西岸往往而行,直奔世外桃源而去。有诗为证:
鸟鼠关山插蓖空,出关老子落苍穹。
借道妙处彩虹笑,紫气滕来古窑惊。
教化生肖若呼气,指点迷津似神工。
谁人能坐仙人客,唯有函谷青牛翁”。
却说这挑河发源于甘南部与青海的西倾山相接处,经甘南与挑眠山区悠然地向北流淌。当它来到名为卓尼境内时,被两座山峰所阻。两山相距不过丈余,远远望去,恰似天门,洮水在天门下只好紧缩身躯,硬是从两山相交的石缝中挤过去。这时的挑河变成了一条仅有四五米宽的小溪,这就是挑河上的第一峡,称之为石门峡。老子一行沿崖下一条经人开凿小路,顺溪流进入天门,已有傍晚之感。但走不多时,眼前豁然开朗,一小村落呈现面前。但见夕阳无限,田地平整开阔,小路洁净纵横。池塘小荷含苞,房屋绿树映掩,炊烟袅袅腾升。早出劳作农夫三三两两,跟于牵牛后说笑而归。
读者此时可想,此景及似后人陶渊明所描述桃花源。非也,陶翁所述武陵桃花源距此地相隔千里,且在晋代,距春秋晚期也近千年。此地名为桃花坪,即后人所称老子坪,宋代后又因此地出产砚台,又有洮砚之乡美誉。
再说老子师徒来到桃花坪村口,正在吩咐老虎、乌龙、青蛇等隐去身形进村,却听得路旁传出一个声音:“不必多此一举。”随着话音落处,从桃花树丛中走出一青年,对老子施礼道:“我已隐蔽观察多时,认定您是函谷老子。”老子道:“正是。你如何与我相识?”青年年道:“先生当年出使西极大秦,讲学颂扬周德,传授大道是,我时为公士,曾亲耳聆听,不想今日有缘在此邂逅相遇。”老子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你可是神童秦佚?”青年谦卑道:“正是秦佚,但不敢妄称神童。”
原来,这秦佚原本秦国一大夫,其自幼勤学好问,记忆超群。五岁可背诵《诗经》,十岁可演义八卦,十五岁便作了大夫。
当年成王执政的时候,老子被派出使西极大秦,曾派老子出使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一次在咸阳讲学,当讲道“上善苦水”之时,秦佚问道:“先生所言与孔丘说言“知者乐水有何差异?”老子道:“孔丘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然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古以仁慈而伟大。我所言‘上善苦水’,是因水形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孔丘乐山,化人以德不以力,老聃乐水,因势利导不阏滞,各取所需,不亦宜乎。但不知你乐山乎?乐水乎?”秦佚谦恭答曰:“乐水。愿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老子不仅赞叹道:“你小小年纪,有如此境界,知己也。”秦佚谦和道:“晚辈惭愧。”
如此一别,竟有二十余载,不料会在桃花坪相遇。老子自然惊喜,拱手道:“幸会,幸会。公士现在何处任职。”秦佚面露羞色,自嘲道:“当年在咸阳为大夫时,人告我桀骜不驯,鼓噪邪说。被贬至狄道作一公士。不过也好,管地千亩,人口千户,故园也在此地,不亦乐乎。”老子默然,微笑再问:“我让山野生肖隐身,以免惊吓村人,你何以言多此一举?”秦佚解释道:“你等一行尽管前行。此村人不仅人与家畜和睦相处,与山野禽兽也和谐共融。你等生肖,人人皆知,无需隐形。”众生肖闻听,皆手舞足蹈。
果不其然。秦佚引领老子一行走进村口,就见一只狐狸与一只羚羊,在村街小路上蹦跳而来,见人也不回避,与众生肖调皮相窥,便相互追逐而去。再往前行,又见一地鸭站一路旁小土洞旁。见老子等,一声鸣叫,小土洞中突然钻出一只鼵鼠,地鸭迅速飞上鼠背。鼵鼠变得异常亢奋,它开始奔跑,迅疾而敏捷。而这时的地鸦,却如老练的骑手般傲然立于鼠背,与鼵鼠浑然一体。秦佚告曰老子:“此乃是鸟鼠同穴之相也。”老子等行进村中,男女老少围拢上来,相见之人奔走相告。家畜和在村山野禽兽,也前来与众生肖嬉戏亲昵,久久不愿离去。其中一只山羊和一只猕猴,竟混迹生肖中,难以辨认。
秦佚要将将老子引入自家,其本家叔叔一老者道:“他家小夫人刚刚降喜,生一公子,尚未满月,多有不便,就去我家。我家庭院大,后有池塘,龙蛇可歇息其中。说罢,强拉老子于家中,热情款待。秦佚来作陪,直至深夜。老子再三催促其归家扶持小夫人,秦佚方起身,行至门口,又回身恳求老子道:“先生可否赠我些道理,令我今后受益。”老子问道:“你家为何久居此地?”秦佚答道:“此地景美,人善。”老子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言罢,解释道:“此言为我所著《道德经》二章全篇,你可理解?”秦佚记忆超群,当即道:“我以为先生所言即明: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老子满意点头道:“你释之及是。再问你身上何处最硬?”秦佚道:“莫过于牙齿。”老子张口自指问道:“你看我牙齿?”秦佚道:“先生牙齿落光。”老子再问:“舌头可在?”秦佚道:“先生舌头安然无恙。”老子正色道:“这便是了。牙齿脱落,是因其过硬,常啃食硬物,加之相互磨损,到我这把年纪,便全部脱落。舌头虽然时刻常用,却因其柔软,故安然无恙。飓风可将大树拦腰折断,小草却完好无损。你性情刚强有余,但柔弱还嫌不足,所谓以柔克刚,也是此道理。另外,我见你表现聪明过人,也不可取。要表现愚钝些为好,所为大智若愚,也是这个道理。”秦佚谦恭道:“先生教诲,晚生我定要终生谨记。”
从第二日早开始,村民们便争相来接老子去其家用餐,热情款待。老子对秦佚言称此地为世外桃源。其特征用二字概括,即“和谐”。
这晚,秦佚问老子道:“何为‘和谐’?请先生详示。”
老子道:“和谐乃是生活幸福安康,是人等共同理想与追求。我之理想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與,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风纯朴,没有暴力,没有剥削,没有争斗,也没有尔虞我诈,人们安居乐业,友好相处,生活恬静即为和谐。”
秦佚再问:“为政者与为民者如何才可和谐?”老子道:“为政者以依道行事,其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其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其二,圣人所要做之事顺应自然,不主张人为,圣人之教顺应人心而不用言语教化。万物生长不加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建立了功劳却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失去功绩。他还借用圣贤之言论证了无为而治的益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三,统治者要清静无为,不要背道而驰。‘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其四,,圣人应顺应万物的本性因势利导,所以最完美的治理是不会伤害万物本性的,即‘治大国若烹小鲜。’其五,政令经常变来变去,百姓就会无所适从,结果非把国家搞乱不可。高明的统治者要顺从事物的本性,清静无为,不要自作聪明,人为地制定许多政令来,那样会事与愿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违者败之,执者失之。’其六,谁想占有天下并达到目的,我看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社稷是神圣的东西,不可强力而为。勉强治理就会把天下搞乱,强行把持就会失去它。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去掉非分之想。”
秦佚又问:“道如此重要,治天下德应次之吗?”
老子道:“道与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德治天下,可去掉私欲,亲人爱民,以仁德感化百姓,与百姓同心同德,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之所需。‘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是没有私心的,圣人的胸怀是博大的,对人对物都是如此,这样才能成就大业。反之,不为百姓着想,不为他们谋利,甚至对人民巧取豪夺,这看似精明,实为愚蠢。按照‘道与德’的要求,圣人治国就要像水一样清澈明净,不仅自己无私,而且还能抵挡污垢,冲洗掉人间的一切腐败与丑恶,这样才能换来一个朗朗清明的世界,这是对统治者的更高要求。王侯们还要加强修身,砥砺品行,做到慈爱、节俭、谦让。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而先,死矣。统治者依‘道’行事的前提是认识‘道’,理解和妥善处理不同“道”的关系,并坚守之。在老子看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治国理政是一件很繁杂的事情,需要统筹好各方面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顾此失彼,要用系统的方法、联系的方法,即辩证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实现社会和谐涉及方方面面,其核心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其核心。社会的公平正义是‘道’的要求,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他分析比较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的运行规律是减损多余的来弥补不足的,相反,人世间的做法却是削减不足而供奉给多余的。这显然是违反了天道,势必会出乱子的。违背天道的原因是统治者贪得无厌,对百姓盘剥过多。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实行暴政,经济上压榨百姓,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老子十分同情百姓,痛恨王侯们的奢侈无度。他同情百姓的苦难,这是其思想中民主性、进步性的一面。但是他不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摆脱苦难,唯一希望寄托于圣人,期待统治者顺‘道’而行,实行‘仁政’。圣人想要统治人民,就必须以谦下的语言对待人民;想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这样以来圣人居于人民之上而他们不感到沉重,处在人民之前他们也不感到有妨害。天下人都乐意拥戴他而不感到厌倦。正是由于圣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之相争。在老子看来,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之道就是使人民无知无欲,返朴归真。他所推崇的圣人之治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秦佚还想再讨教,一汉子来请老子家中做客,只得作罢。
老子与众生肖在桃花坪一连一月有余,挨家轮请,天天如此。老子过意不去,便要离去。秦佚问老子:“先生欲去往何处?”老子道:“我当年出使秦国来过狄道,见其城南紫云山与城东岳麓山风水极佳,有意去前去选地筑室而隐居。”秦佚道:“此地在我管辖内,可一同前往察看。”
可怜十二生肖,早已同村中及山野禽兽混熟,终日村里村外玩耍嬉戏,不亦乐乎。闻听老子要走,竟真有些恋恋不舍。
老子临行前对村人及秦老者一家人十分感激,无物相赠,便将自己的拐杖留作纪念。
后来人们知道大仙老子曾驾临过本村桃花评,便将村名改为“老子坪”。再后来,秦国发生战乱,为躲避战乱,除秦佚一家搬往夷狄,村中多半举家逃往武陵,选一处依山傍水、桃花盛开、酷似老子坪的地方安家。此处便是后人陶翁所述桃花源。这正是:
仙杖结缘桃花丛,指点万物共荣生。
若问和谐在何处,后人遥指老子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