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回 常枞舌齿教诲学子 老聃鉴宝巧遇洛神

老杰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老虎小说网 www.qlh08.com,最快更新圣迹仙踪最新章节!

    话说年仅十三李耳一一跪拜送行人,带上《老莱子》手书竹简,骑青牛,随常枞博士家仆驾马车奔西北方而来。一路昼夜兼程,三日后便入周都洛邑,来到常枞博士家中拜见博士,常枞博士见李耳聃耳垂肩,且有三孔,非同一般常人,甚是喜欢,便为其名赐字为“聃”,并收其入太学。

    这太学时为周王朝官学,专门设有学子学馆、宿舍与餐馆,李耳第二日将青牛栓与餐馆外牛舍,便住进太学宿舍。同窗见李耳虽然只是十三岁少年,却白眉白发,老相可爱,便昵称其“老聃”。久而久之,师生皆呼李耳“老聃”。下学后,皆喜欢骑其青牛,还争相去郊外洛河便为其青牛割草喂食。

    太学学馆坐落于皇城附近,有近三十名学子,由两位先生每日轮流教授课程。除常枞博士外,还有一位较年轻先生,名为苌弘,专门教授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余下课程全部由常枞老先生教授。

    这常枞老先生教授学子的方法,与当年教授李耳的商蓉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寻求自由自在。他有时是坐着讲,有时是站着讲,有时是走着讲,不看学子们,也不看放在案桌上的书简,潇洒不羁,旁若无人地吟诵着诗经《考磐》中的诗句:

    “考磐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过——。

    考磐在阿,硕人之岢——。独寐席歌,永矢弗过——。

    考磐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老先生有时双手于胸前,有时双手背于身后,一面吟诵着,一面在地上信步走动,有意无意地追赶着从窗子飞入学馆的蝴蝶。那姿态显示,仿佛自身便是诗中所言那位归隐者,正在自得其乐。

    老聃等全体学子,皆盘腿各自小桌后的木墩上,随声诵读老先生吟诵的诗句,但是情态各各不一,左摇右晃,东斜西歪。

    老先生所讲内容,十分广泛,从天上到地上,从远古到眼下,从《诗经》到《河图》再到《洛书》,从《三坟》到《五典》,海阔天空,扬帆行云,广野万里,任意驰骋。

    老聃入太学后,在两位先生的教授下,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

    这期间,还在闲暇时骑青牛游览洛邑及其周边,深被河洛文化所折服。他听说洛邑西边有洛水出水口,地貌奇特,而就在这河出口的地方,神龟浮出,背上的数字排列成奥妙图形,这就是“洛书”;他还听说孟津黄河边,有一龙马,身负一图,出于黄河波涛之间,这就是“河图”;他还听说,伏羲根据龙马身上的图案,画出了八卦。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种自然现象,后人根据这些符号和图案,编出了《易经》。老聃惊异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都来自洛邑这块地方,这使他感到震撼。他经常研究“河图”、“洛书”、《易经》,阅读了大量文献史料。

    随着学识不断长进,老聃也有了些名气。周灵王在位时,朝廷史官空缺,常枞博士又荐其入征藏室为守藏史官,享受朝廷俸禄。老聃从此离开太学,住进皇城。守藏史官这个职位,简直像是为老聃量身定做一般,因为他正想研究典籍呢。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鱼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擅占卜之术,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从此又是一番天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期间,常枞博士年事已高,病入膏肓。平日里非常敬重先生的食,老聃前去探望。见最后一面,得知老先生多日粒米未食、滴水未饮,知其恐不久于人世,便紧握其双手问道:“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枞说道:“我一直在等你,就是因有话要对你言说。你可知道,经过故乡要下车,这是为何?”老聃回答:“经过故乡下车,就是要我等不忘旧。”常枞说道:“正是。”又说道:“看到高大老树木要迎上前去,你可知为何?”老聃说道:“看到看到高大老树木要迎上前去,就是让我等够老。”常枞道:“甚是。”然后,老先生又张开嘴给看,问道:“我舌头还在吗?”老聃道:“当然还在。”老先生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聃说道::“已经无有。”常枞又问老聃:“你可知何因吗?”老聃回答道:“舌头所以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是柔软的吗?牙齿不不复存在,岂不是因它是刚硬吗?”常枞说:“所言甚好!世上事情都已包容尽,我已无话再讲。”

    常枞老先生言罢,咽下最后一口阳气,与世长辞。

    老聃跪于地上,嚎啕大哭,悲痛欲绝,发誓言道:“恩师,你虽已逝去,然你的教诲我将终生谨记,你的智慧我将接续传承。

    常枞老先生的辞世,着实让老聃时常思念。每每想起恩师教诲与举荐,便更增强其担当好守藏史官职责。

    守藏史官相当于如今国家图书馆馆长,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周王朝的守藏室图书。由于周王朝当时已极尽衰败,周王朝的所为守藏室,不过也就是几间房破旧舍而已。书架上摆的书,尽是些竹简、木简,还有一部分是布帛,上面或刻或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这些东西,一卷卷,一捆捆,粗粗细细,长长短短堆放在一起,老聃每天搬来搬去,进行整理和归类。书的门类又很繁杂,什么《三坟》与《五典》,《八索》和《九丘》,什么《阴符》与《祈昭》,《河图》与《洛书》等等。这些图书有的比较完整,有的却缺页少字,需不断地校对与核订,要付出许多辛苦。竹简、木简、绢书、麻布书,需要分类并按年代次序编号,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部分竹简、木简的皮绳和麻绳断裂,板片脱落,散乱开来,页码颠乱,要重新理顺,用新的皮绳或麻绳穿缀起来。不过老聃干起来倒是很有兴致。有些竹简、木简上的字,因磨损而漫漶不清,或者绢卷上的字被鼠咬火炙,难以认得了,这就需要及时补刻或补写。老聃就根据上下文意,进行必要的考证,把失落的字一一补上。如此一来,尚需做许多考证,不经意间却慢慢成为学者。这时,他想到《老莱子》手书竹简十五篇,便将其也暗中收入征藏室中。可惜此竹简后来因征藏室典籍被盗,最终遗失。

    这日,秦国派名叫秦佚使者送来一批书简。按当时规矩,诸侯国为周王室献书,使者返回时可带几卷王室书简。秦佚只要求带回一卷周朝《王制》,可当时馆存《王制》仅有一本,只能带走抄件。老聃便花费一日之功,亲手将《王制》誊写了一遍,交与秦佚。当夜,他回到住地刚要歇息,忽然想起自己抄《王制》时,抄错了一个字,把“男”写成了“田”字。原来《王制》上在讲周朝官爵时,原文是“子男五十里”,而老聃却把“子男五十里”,抄成“子田五十里”。他马上起床,从住地家里赶到秦佚驿馆,改正此字。秦佚赞扬其做事认真,愿与交友。再来周都洛邑,必看望老聃。

    公卿幕僚来借书,老聃要落笔记账,写明借书时间和还书时间,若到时不还,他就以恰当的方式向其索书。图书出出进进,看似纷乱却井然有序。同时,老的工作不局限在城里,他不单纯做守藏史,还要做征藏史,要到附近郊县采风,收集民间诗歌和文献,带回来整理成册,以补充守藏室文献。

    一次,老聃手下一位助手下乡去郊外采风,在洛河畔,一个由古老洛氏人居住的一小山村,发现一捆书简,名曰《箫韶》。这位助手想把书简带回,怎奈书简主人就是不肯出手。老聃听说此事,根据书名推断这是一卷音乐书简,而且非常重要,可能是舜所书写。因他在此之前,只知宫廷乐师舜作韶乐,却不曾见舜写乐理。此书若真是舜作品,若能由周王室守藏室收藏,也是一大幸事。于是老聃骑上青牛,其助手骑一骏马,赶到那个小山村。走进一所茅屋前小院,见到洛氏族一位农夫。原来书简是这洛氏族农夫刨地时无意掘出。老聃想让其把书献给国家,开始与其恳谈。那洛氏族农夫依然不肯,因连日来有人前来要瞧看书简,他隐约觉得这书简是个宝贝。但他又想让京都来的老聃鉴定此书简,就到茅屋里端出一个小瓮,弯腰放到老聃面前。从瓮中掏出一小捆木简,递了过来。老聃接过木简,小心地展开,只见破旧木板上刻着一些古体文字。这些文字大部分不认得,只认得书名是“箫韶”两字。又细细把全文看了一遍,似懂非懂。于是他对洛氏族农夫言道:“这是《箫韶》,但不知是否舜亲笔。我付你三镒黄金作定金,把此书简带到京都让人鉴别,若真是舜的亲笔,一定再付金银,你看如何?”洛氏族农夫笑笑,言道“你若再增付一镒黄金,书简拿去,至于鉴别后是否舜的亲笔,与我无关。”老聃当即点头应允,吩咐同行助手付洛氏族农夫四镒黄金,与助手骑牛马带《箫韶》书简返回周都洛邑。

    老聃带《箫韶》书简回到征藏室后,一连多日,请多位专家学者前来鉴别,均以无法辨别是否舜亲笔而去。一个月后,老聃再请人鉴别,依然是“无法辨别真伪”。

    这日中午,老聃正在食用午餐,突然心想,这《箫韶》乃是于洛氏族居住地发掘,再去那里拜访些老者,或许会有收益。想罢,赶紧把盘中餐食尽,带上《箫韶》,骑青牛来到那个洛氏族居住的小山村。走访过几位都言说:听祖辈人讲,洛氏人上古时期便开始在次居住,伏羲、尧、舜都曾来过。至于出土《箫韶》,是否为舜亲手所书写,就不得而知了。

    老聃无奈,见天色已晚,月升东山,便告别众老者,骑青牛怏怏走出小村,沿岸洛河回京都。刚出小村行之不远,就闻得一阵优美动听琴声从洛河边传来。老聃心中疑惑,与此偏僻之地怎会有人弹奏。骑青牛循声向洛河边走去,月光下,只见一美丽少妇独坐于河边方石之上,正在忘情地弹奏着七弦琴。老聃轻唤青牛止步,静静闻听那少妇将乐曲弹奏完毕,正欲唤青牛离去,就听那少妇转身冲其言道言道:

    “老聃先生慢走,我有事相告。”

    老聃一惊,问道:“你是何方仙子,知我名字?”

    那少妇抱琴站起,言道:“请近前来,我细说与你。”

    原来这少妇就是这洛河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与女娲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人。

    这日,劳动之馀,宓妃拿起七弦琴,为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玉帝帝那去告状。玉帝早就知晓所发生的一切,将河伯训斥一通,赶其灰溜溜地回到水府,不敢再提后羿与宓妃之事。

    从此,后羿与宓妃情侣便在这有洛氏人的小村居住下来,过着美满幸福生活。後来,就在玉帝封宓妃为洛神当日,宓妃因误食后羿仙药,飞入月宫。那后羿也不知去向。玉帝无奈,只得再加封其为月宫仙子,名唤嫦娥。嫦娥宓妃原本一人,即为洛神宓妃,时常思念与后羿居住过的小山村。每当月圆之时,便降临洛河边,弹奏一曲后羿最爱听的乐曲。

    昨日,鸿钧老祖突然来到月宫,求嫦娥帮其办理一件要事,言道:“我徒太清现为下界周王室守藏史馆,俗名唤作老聃,时下正为琐事烦扰,明日月圆之时,他必去你弹琴洛河边,望你见机行事,为其解扰。”言罢,又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老聃听罢洛神宓妃讲述完自己身世,急忙上前深施一礼。

    洛神抱琴还礼道:“请问老聃为何事烦扰?”

    老聃道:“为在此村得舜手书《箫韶》书简,难辨真伪而烦扰。”

    洛神放琴与石上,言道:“请将《箫韶》书简与我瞧看。”

    老聃赶紧从青牛背上取下书简,交与洛神,焦急等待其鉴别。

    洛神翻阅片刻,便言道:“确实为舜之手笔。”

    老聃长舒一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于地上。又问道:“仙子如何得知是舜之手笔?《箫韶》所书是何内容?”

    洛神将书简递与老聃,言道:“我亲言见过舜当年亲自手书安民告示,今观《箫韶》笔迹,不会有错”说着,又抱起石上老聃再言道,“至于《箫韶》所书是何内容,我无可奉告,待你与后人慢慢体会。”

    言罢,抱琴徐徐飘起,于洛河水面环绕一周,缓缓朝月宫飞升而去。

    有歌唱曰:

    宓妃嫦娥系一身,

    世人何必将其分。

    月宫起舞为仙子

    碧波踏浪成洛神,